馮驥才委員:粗鄙化開發(fā)還在 舊村改造莫成文化悲劇
中國政協網 newbalance420.cn 日期:2010-12-09 來源:人民日報
字號:[大][中][小]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
近日,一個可怕的詞兒冒出來,叫做“舊村改造”。
說它可怕,一是因為經不住推敲,十分荒謬;二是它的前身——“舊城改造”造成過文化悲劇。我們大地上曾經千姿百態(tài)的600多個城市如今變成同一張亮光光又淺薄的面孔,就是“舊城改造”鬧起來的。
試想一下,20年前對城市進行“開腸破肚”之前,如果我們持著冷靜、科學的態(tài)度,有清醒的文化眼光與自覺,懂得文明的價值與尊嚴,并從城市文化角度慎重而有序地去更新與發(fā)展自己的城市,今天我們的城市會多么深厚、富有、魅力獨具和風情各異?會是多么美好的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?會有多么強勁的文化競爭力與軟實力?
由“舊城改造”到“舊村改造”會不會是這荒謬文化觀新的轉移?這種轉移一定很容易。因為“舊村”看上去似乎比“舊城”還舊,更需要大拆大建??墒菤v史地看,我們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從村莊式的小聚落發(fā)展起來的。在漫長的農耕時代,它們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精神家園。去到農莊村寨里用文化的眼睛著意地看一看吧,數不清的歷史的源頭與悠遠的根脈,還活生生保持在農村里;中華文化地域與民族的多樣性并不在城市,而是在農村里;絕大多數源遠流長的非遺也在農村里;少數民族的文化都在村寨里。雖然不是所有村莊都是古村落,但至少還有上千個古村落,風情萬種、藏龍臥虎般地散布在山川之間和大地之上。
中國最大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復合和總合是古村落??墒?,我們至今還沒有對現有的古村落做全面、系統(tǒng)和充分的調查。大量古村落還沒有列入遺產保護范疇,沒有嚴格的法規(guī)保護,沒有將現代文明融合歷史文明的任何計劃、構想,乃至嘗試,仍處在想拆就拆的危境中。在這種糊里糊涂的背景下,如果再像當初“舊城改造”那樣,把推土機和鏟車開進去,十年之后,除去少數古村落得以幸免,中華大地上這么雄厚而紛繁的歷史文化一定會被蕩滌一空!
更令我們擔憂的是,產生“舊城改造”口號的基因還在;文化的無知還在,粗鄙化的開發(fā)還在,政績和發(fā)財至上的欲望還在。我們絕不能叫這種無文化的狂熱再犯一次錯誤。不能叫那個“舊城改造”的悲劇在中華民族廣大的文化田野上重演。